中醫認為,更年期症候群的發病機理,主要是腎虛。
其中以腎陰虛型的症候最為常見,病人易出現月經周期紊亂,月經量時多時少,顏色紅。
身體頭面常是一陣發 熱汗出,腰酸腿軟,頭暈耳鳴,或皮膚癢,有螞蟻爬走感,老是口乾想喝水,大便秘結或偏硬,尿量少顏色偏黃。對於更年期的飲食建議,宜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

特別是骨質疏鬆的婦女,如黃豆、雞蛋、牛奶、豬骨熬湯、小魚乾、蝦、牡蠣、貝類,和綠色蔬菜等。
應少吃花椒、丁香、小茴香、辣椒、胡椒、芥末與蔥蒜等刺激 性食品;
少喝咖啡、濃茶或白酒等興奮性飲料;
少食用肥肉和含蛋黃類食品、魚子或豬腦等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

在此順便介紹適於脾腎陰虛、頭暈耳鳴、心浮氣躁與腰酸腿軟者的藥膳方,
即三子淮山烏雞湯: 材料:桑椹子、枸杞子、蓮子、紅棗、山藥各30g,烏骨雞肉200g。
作法:桑椹子放入布袋包好,與紅棗、山藥同煮,煮沸後改小火煮20分鐘,去渣取湯,最後加入枸杞與烏骨雞肉,煮熟調味即可。


解毒中藥茶飲 減輕肝藏負擔

 肝 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器官,它與人體各組織器官之間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如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經過消化之後,大部分的代謝產物都會直接進 入肝臟,再藉由複雜的生化反應,產生足夠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的營養素。

肝臟可說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化學工廠」、人體內所有生化代謝後,所產生的毒素都須在 肝臟裏分解後,轉化成無害的物質而排出體外。就因為肝臟也對食品毒素、化學藥物、代謝廢物、酒精成份等進行解毒作用。

因此當你的肝臟受損後,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就會既深且廣,又由於肝臟的痛覺神經並不發達,因此當我們感覺不舒服時,其受損的程度就已經非常嚴重了。這麼說來,平常對於肝臟的保養及肝機能檢查正是我們刻不容緩的工作。

身在電子廠的朋友,平日加班熬夜、工作壓力大且常接觸毒性物質,其體內的「化學工廠」必然處於「超載」狀態,特別是台灣地處海島型濕熱氣候,肝炎發 生率居高不下,因此平日對肝臟的照顧就益顯得重要,食物上,常喝一些蜆仔湯或雞湯,因豐富的胺基酸正是活化肝臟機能的重要關鍵。

中醫藥對肝臟的保養與肝炎的治療確實有獨到之處,有病症時找中醫師辨症論治用藥才是正途。

順便在此介紹一個解毒的中藥茶飲,即金銀花一錢半、黑豆一兩與甘草一錢加水煮沸二十分鐘,平日可保養用。


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安神藥膳

正 如中醫學所說:『陰平陽祕,精神乃治』,人體的健康與否,決定於陰陽的是否調和,睡眠安穩了,陰陽即趨向平衡。

中醫治療上可應用針灸,選 用穴位為四神聰、百會、內關、神門、足三里與三陰交,配合耳穴神門點、交感點與內分泌點,具有不錯效果。由於針灸必須由中醫師施術,網友可於穴位上按壓。

安眠豬心湯:豬心半個,柴胡一錢半、黃芩一錢、黨參二錢、蓮子心一錢、夏枯草二錢、當歸一錢半、赤芍二錢、 炒決明子一兩、清華桂五分、續斷三錢、菟絲子三錢、香附二錢、甘草一錢,

中藥材部份煎煮三十分鐘去渣取汁,與切片的豬心一起燉煮一小時即可食用;

另外亦可應用助眠茶飲改善睡眠狀況,即遠志三錢、茯神三錢、浮小麥三錢、大棗三枚與甘草二錢合煮二十分鐘取汁服用,當然,每個人有體質上的差異,找中醫師了解自己體質狀況,藥膳的應用就能更有效。



秋季養生藥膳

秋季是由夏季往冬季過渡的過程,以收為主要特點。

此時進補,不僅對人體適應秋季氣候變化,保證秋季之健康有其重要的意義,且為冬藏也做好了準備。

秋季氣候的特點是燥、對人傷害直接,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其中,以肺為最。而且最易傷肺。

這是因為肺主呼吸,通過支氣管、鼻咽部與外界相通,而燥邪則傷人,常會出現鼻咽部發癢不適、乾灼疼痛、乾咳少痰,甚至痰中帶血、氣喘胸痛等病症。故秋季進補應以補肺潤燥為主。


《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

其中「麻」即芝麻,具有滋陰潤燥之功,而潤其燥正是秋季補之大法。

具有滋陰潤燥的食物很多,並不是 芝麻一種,除了上述藥食品外還有百合、梨子、木耳、蜂蜜、蘿蔔、甘蔗及大部分蔬菜。秋令果品中,尤以梨為最佳,其性甘涼,具有潤肺、止渴、養陰、滋燥、化 痰、通便之功效。此外,藕、蓮子、菱角等也有清除燥熱的作用。

中醫認為:食粥能和胃補脾潤燥,若用上述食物煮粥或燉食則更能收到良好的益肺潤燥生津止咳的作用。

 

一、玉竹洋參雞

玉竹六錢,西洋參二錢,當歸三錢,芍藥二錢,甘草一錢,烏骨雞雞腿一支,將玉竹、西洋參、當歸、芍藥、甘草等藥材熬汁去渣,放入烏骨雞雞腿燉熟,即可食用。

西洋參:又叫花旗參,主產於美國和加拿大,移種於中國的叫種參,或叫種洋參,藥用其根,為重藥材。

中醫認為西洋參味甘、微苦、涼,歸心、肺、腎經。

功能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為補保健之妙品,清代以來的醫藥學著作中多有記載,

如《本草從新》載其「補肺降火、上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

《本草從 新》載西洋參「固精安神」當代藥學專著《中藥大辭典》謂本品「益肺陰、清肺火」。   

由上可知,西洋參的主要作用有二:

一是能用於氣陰虛所致的少氣、口乾渴、乏力等症,或肺陰虛所致的咽乾聲音嘶啞、乾咳等症,這是因為洋參能補氣養陰;

二是西洋參可用于陰虛發熱的午時潮熱而綿纏日久,或久咳、咳血、痰少等症;亦可用于高熱病中氣陰受損所致的氣短乏力、口渴、脈無力等症,這是因為洋參能養陰清熱。

還要說明一點的是,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不耐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特別是秋天,更是以服用西洋參為好。  

玉竹:味甘、性平,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作用;是養陰生津之佳品。本品單用即效,如《外台秘要》以玉竹150克,煮汁飲之,用於陰虛發熱口乾小便短澀。



二、沙參芡實蓮子粥

北沙參一錢熬汁去渣,加入芡實一兩、蓮子二兩、小麥100克與冰糖熬煮至熟透,即可食用。 沙參:為清養保健之品,常用於補益保健。有南、北之分,二者清養肺胃之功相同。

唯北沙參甘苦淡涼、滋陰力強;

南沙參甘微苦涼,功同北沙參而力稍遜。

如神農本草經載其「補中益氣」;名醫別錄載其「安五臟、久服利人……長肌肉。」

中藥大辭典概括沙參的保健功效為「養陰清肺。」故常用于肺胃陰虛之證。   

芡實:又名雞頭米,味甘、澀、性平,是睡蓮科植物芡實的成熟種仁,常見的為長圓形,如豇豆大小,質白潔淨,易於煮軟。有健脾養胃,益腎固精的作用。

中醫養生學認為,芡實抗衰延年,最益脾胃,如神農本草經裏說:「補中,……益精氣、強志、令人耳聰目明,久服輕身不饑,耐老。」根據現代科學研究,芡實含 大量醣類、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成份物質對人體健康的維持有著重要作用。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到老年時仍然身強體壯,面色紅潤,才思敏 捷。據他在書中自述,主要得益於數十年堅持每日食用煮熟的芡實,因而腰腿壯健,行走有力。秋天進食芡實有好處,其意義在於它可調整被炎夏所耗損的脾胃功 能,脾胃健運以後,吃較多的補品也就易消化吸收,對身體也就有益無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