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累、活著痛苦的人一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太愛面子,

不管什麼事,都不好意思抹下面子。

一口一個“沒問題”,一口一個“這好辦”。

因為不會說“不”,不知道惹出多少了麻煩紛爭。

 

當然,說“不”字有技巧,語氣盡量要委婉。有的時候,一開始當斷不斷,後來就會逼受其亂。起初自己不加思考答應別人,結果自己無力去承兌諾言,別人會更加的厭惡你,還不如開始就拒絕,以便讓別人還有另想辦法的時間。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總有拒絕別人的時候。當自己拒絕別人時,應當有勇氣予以藝術地表達,並且不能顧及面子。

 

說“不”字並非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能夠靈活掌握拒絕的藝術,也說明一個人生存能力強。有些人因為不善拒絕他人,結果自己煩惱纏繞,總嘆息無辜受累,而別人怨恨不斷,結果導致雙方人際關係的緊張。一個人絕對不能“有求必應”,因為你不是“神”。凡事都應允,必然會呈現許多泡沫,在憂煩纏繞中豈有快樂可言。客觀來說,許多時候,拒絕關係一般的人比較容易,而拒絕自己的親朋好友則很難,因為要顧及親情、友情和麵子等東西。

 

但不管如何,該迴避的必須迴避,該推辭的必須推辭,為此必須學會說“不”字的藝術。

 

明人潘遊龍的《笑禪錄》裡有一則小笑話:甲乙是朋友。一天,甲病了,愁眉苦臉的。

 

乙來探望,問:“兄是何病?有什麼需要我辦的?我都能為你辦。”甲說:“我是害了銀子的病,只需要二三錢便夠了。”乙就假裝沒聽清,咽了咽唾沫說:“你說什麼?”

 

笑話本意是在諷刺虛假的朋友,但從中我們也可體會到拒絕別人的不合理要求時,倘若不委婉,通常會遇到他人的請求,比如借錢、幫忙做某事、下屬提出加薪的要求等。如果我們對這些請求不願接受,卻又不好意思說“不”,我們就會使自己陷入十分為難的境地:或者違心地答應下來,心裡卻別彆扭扭;或者假裝答應卻不做,失信於人。

 

 

一般來說,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幫助他人,因為樂於助人是做人的一種美德,但是幫助別人也不能沒有原則。

對方的請求,有的是不合時宜或不合情理的,有的是我們沒有義務一定要承受的。

比如有的人明明自己有存款還向你借錢,原因是怕自己提前取款會損失利息。

這樣的請求就明顯太自私了。有的人好貪便宜,見你有好東西就想要。

如你好字畫、盆栽擺設,他們便大大咧咧張口:“送給我吧!”

這種“奪人所愛”的“請求”也是讓人反感的。

還有些請求,是強人所難,或根本就是無理要求。

對這一類請求,我們心裡老大不樂意,

卻為什麼常常點頭答應呢?究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幾種:

1)接受比拒絕更容易。

2)擔心拒絕後會觸怒對方或受到報復。

3)為了給人一個好印象。

4)不了解拒絕的重要性。

5)不知如何說“不”。

 

 

知道了原因,我們就要學會如何去拒絕別人,具體方法是:

★耐心地傾聽對方所提出的要求。

 

★在你拒絕時,要經過慎重考慮。

 

★在拒絕別人時,你的表情應該和顏悅色。

 

★拒絕時,要顯露堅定不移的態度。

 

★最好能給對方一個你拒絕的理由。

 

★要讓對方了解,你的拒絕時對事不對人的。

 

★拒絕以後,若有可能,你可以為對方提供處理他的請求事項的其他可行途徑。

 

★切忌通過第三者拒絕某一個人的請求。

 

總之,在該拒絕時要拒絕,而且要把“不”字理直氣壯地說出口。明人呂坤說:“你說的是,我變聽從;我不是聽從你這個人,而是聽從'',哪有什麼私心?同樣,你說的不是,我便不聽從;我不是針對你這個人,我是不聽從'不是',哪裡是對你有什麼不滿?”

 

生活中,我們都有得到別人理解與幫助的需要,我們也常會收到來自別人的請求和希望。但事實上,誰也無法做到有求必應,因此,每個人都有必要掌握一些拒絕別人的技巧,免得得罪了朋友,影響到自己的人際關係。

 

學會適當的時候說“不”,並不意味著有人會嘲笑你。或許被拒絕的人會覺得你真誠可靠,不輕易地許諾,反而會增加對你的好感。別忘了,說“不”也是我們的權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