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論》中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說的就是春季最適合梳頭養生。

    通過梳頭,可疏通經絡氣血,起到滋養和堅固頭發、健腦聰耳、散風明目、防治頭痛等作用。

隋朝名醫巢元方指出,梳頭有通暢血脈,祛風散濕,使頭發不白之作用。

蘇東坡對梳頭促進睡眠更有深切體會,曾說:“梳頭百余下,散發臥,熟寢至天明。”

 

   中醫認為,經絡遍布人的全身,內外上下,臟腑器官的互相聯係,氣血的調和,都要靠這些經絡傳導。人的氣血靠經絡而通達全身,發揮其生理效應,營養組織器官,抗禦外邪,保衛肌體。

而人的頭頂有“百會穴”,就是因經絡直接匯集頭部,或間接作用于頭部而得名。

而春天梳頭非常符合春季養生之要求,能通達陽氣,宣行鬱滯,疏利氣血,當然也就能強身壯體了。

  

  梳頭養生是有講究的:

一.全頭梳,不論頭中間還是兩側都應從額頭的發際一直梳到頸後的發根處,每個部位起碼梳50次以上方有功效,上限以自己感覺舒服為準。

二.時間以早晨為佳,因為早上是人的陽氣升發之時。

三.用牛角梳、玉梳、木梳最為好。除梳頭外,配合揉搓按摩腳部的涌泉穴、太衝穴更好;

若有頭痛症,可配合揉搓按摩手部的合谷穴、風池穴;

失眠則配合揉搓按摩腿腳部的涌泉穴、三陰交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