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錄自《Money錢》2012年8月號 ● 撰文:朱國鳳

老後智力與記憶力都會大幅衰退,老本由機構定期撥付,最能安穩到天年。

利變險報酬雖不很優,但是能發揮專款專用、活多久領多久的重要功能。


李媽媽從教職退休,一次領取的退休金陸續被借光、騙光,直到女兒發現媽媽皮包裡為何只敢放200元時,她才說出真相。孝順的女兒幫李媽媽買了一張保單,躉繳400萬元,讓她可以每個月從這張保單領到3萬元,直到天年。


女兒跟媽媽說:「你要好好照顧身體,你活越久,這張保單才越划算。」李媽媽現在81歲,已經領了16年,原本皮包不敢多放錢的她,現在是親友口中的「環球阿嬤」,光是印度的泰姬瑪哈陵就去了2次。

磊山保經首席顧問李佳蓉很慶幸當時果決的幫媽媽買了這張冷門保單,才能讓母親原本灰暗的退休人生,開始多姿多彩。李佳蓉透露,在買保單之前,她其實每月都有給母親一筆孝養金,但是母親不敢隨意花用,皮包還是只敢放兩張百元鈔。


「大概是擔心我從事業務工作,收入變動會較大吧!」

直到每個月從保險公司固定領到年金給付後,母親才真的放心享清福,李佳蓉以親身經歷分享退休領穩定年金的重要性。


求穩不求多 確定性重於報酬率

目前多數上班族,退休時會有兩份年金可以領:勞保老年年金+勞工退休年金。但是第1份年金,主要靠拚「年資」與「投保薪資」;第2份年金想要領得多,除了靠雙「資」,還要靠投資績效。

而且這兩份年金加總後的平均所得替代率,可能只有3、4成,也就是退休後的月收入只 有退休前的3、4成而已,因此絕對有必要為自己再準備一筆退休年金。

前述李媽媽正在領的年金險是「利率固定年金險」,目前已經停賣,但是產品精神相同的 「利率變動年金險」仍然值得考慮(以下簡稱「利變險」)。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教授郝淑蕙表示,近年來通路端與消費者多把利變險當 成賺利差的短期工具,只求賺到比定存好一點的報酬,

其實應該將利變險當成退休規畫的長期工具。

不過也有理財人士質疑,利變險的年化報酬率不高,只比定存好 一點,為何專家仍然建議可當作退休工具之一?


郝淑蕙表示,退休最怕的是不確定的風險,退休金的重點不只是「多」,

更重要的是「穩」,要能夠讓退休族穩穩月領到天年,

屬於「生存險」性質的年金險就有此特色,可以保障退休最怕的不確定風險。


專款專用 不怕老來變糊塗

李佳蓉觀察過很多老人行為,有感而發的表示:「千萬不要用現在的腦袋,去想老後的腦袋」,

很多老人轉個身就忘記自己剛剛講了什麼,定存單、金條珠寶經常藏到忘記放哪裡,甚至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退休金由機構單位定期發放的穩定性、確定性,比報酬率划算與否更為重要。」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 NO.59 2012年8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