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

當時,給孤獨長者的兒子剛娶親,妻子名叫玉耶,不僅出身名門,且面貌端正莊嚴,但因自恃美貌,對夫家及丈夫驕 慢無禮。

給孤獨長者夫婦思量著該如何處理此事,若用打罵方式並非善法,若不教導,又會增長她的罪惡,最後想到只有佛陀能圓滿度化玉耶。

於是,長者來到祇園精舍,慎重地祈請佛陀予以教化。

佛陀慈悲應允後,隔天來到給孤獨長者家中應供,並且升座說法。

長者全家一一恭敬頂禮佛陀,靜候在旁準備 聆聽法要,唯獨玉耶驕慢地不肯出來。

佛陀憐憫她而現大神通,頓時家中化如琉璃般晶瑩剔透;玉耶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其威德相貌所震攝,心起慚 愧,於是惶懼不安地出來向佛頂禮,退至一旁後,即合掌低頭默默不語。

佛陀告訴玉耶:「女人的端正不是取決於容貌的姣好與否,若不順夫婿就不能稱為端正,而心行端正才是真端正。


身為女人有十種惡事,卻常不自覺,哪十種呢?

一、託生父母難養育。

二、懷孕時易愁憂。

三、出生後知非男孩,父母失落。

四、養育時乏味。

五、父母常在旁管束。

六、處處畏人。

七、擔憂婚嫁。

八、嫁人後與 父母長相別離。

九、常畏懼夫婿。

十、女人身不得自在。」

玉耶聽了以後,惶恐害怕地請佛陀教導婦人之禮。

佛陀表示:

婦人之道有五善三惡,所謂五善:

一、比家人晚睡、比家人早起,並烹調美食供養家人。

二、被責備 時心不生怨恨。

三、對丈夫忠貞,不犯邪婬。

四、願丈夫長壽,盡心侍奉。

五、丈夫遠行時,治理家務,無有二心。

何謂三惡:

一、輕慢夫婿、不順從長輩,有美食 先享用,早睡晚起,被丈夫教導呵責時,心懷瞋怒。

二、嫌棄自己丈夫的種種,而思慕其他男人的優點。

三、希望丈夫早死,能夠改嫁。

玉耶聽了默然無言。

佛陀又告訴玉耶:世間有七種婦人:

一、母婦,

二、妹婦,

三、知識婦,

四、婦婦,

五、婢婦,

六、怨家婦,

七、奪命婦。

何為母婦?愛念夫婿如母愛子,呵護備 至,不失時宜。

何為妹婦?尊重夫婿如妹事兄,情同手足,無有二心。

何為知識婦?奉事夫婿明達懇切,祕事相告,違失相教,如善知識。

何為婦婦?供養夫婿竭情 盡行,遵守婦禮,常和為貴。

何為婢婦?心存畏忌,不敢自慢,口不粗言,身不放逸,忠孝盡節,尊奉夫婿如民奉王,逆來順受,捍勞忍苦,修習婦道。

何為怨家 婦?見夫不喜,常懷瞋恚。欲得遠離,身心乖違。傲墮散亂,不事養育。婬蕩不恥,常行不善。

何為奪命婦?心懷毒害,希冀遠離。為避免外人知己與人私通,故雇 人害之,以求夫死改嫁。


佛陀慎重地告訴玉耶,因緣果報絲毫不爽,善婦、惡婦的果報,歷然自昭。

善婦能博得好名聲,親族都蒙受其榮,天龍鬼神常相擁護。財寶日生,善願常圓。

往生後 得升天上,天福壽盡再來人間,得生富貴顯赫之家,端正莊嚴,為人敬重。

惡婦則惡聲流布,現世不得安寧。惡神惡鬼驚擾,多逢災禍病疾。寢食難安,所願不遂。

死墮三塗惡道,受盡罪苦。若再投生人間,也是困頓難挨,與榮華享樂無緣。而這一切,都是自己招感而來。

佛陀凝視著玉耶,問道:「這七種婦人,妳是哪一種呢?」

玉耶不禁悲從中來,慚愧地淚流滿面,哽咽說道:「我實在太過愚癡,如此地不順夫婿尊長。今後我願像 婢婦一般,盡形壽不敢驕慢。」接著,虔誠地跪在佛前,求受三皈、五戒、十善,願以清淨的優婆夷行誼為依歸,改過遷善。

經過佛陀的善巧化導,給孤獨長者一家無不歡喜禮敬。

佛陀臨別前,玉耶再度長跪於佛前,表達真心的懺悔與感謝,並且承諾信受奉行佛陀的教誨。

典故摘自《玉耶女經》


省思

在漫漫歲月中,我們是依憑著什麼而生活?美麗的容貌?顯赫的家世?富足的錢財?還是博雅的學識?

人們汲汲追求自以為能帶來幸福的種 種,卻在當中迷失真心,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

佛法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洗滌了久被染污的心,讓我們得以依循真理,逐步走向光明。若能靜下心來諦觀審思,依 佛陀的教理致力奉行,必能對人生有更深一層的體悟,走出更具意義的生命軌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