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5月15日 下午6:48


強 恕高中學生對街友「潑糞」事件引起公憤,不少人質疑「現在的年輕人究竟怎麼了?」知名心理學家、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15日接受Yahoo!奇摩專訪時指 出,這只是個案,社會輿論不該以偏概全。

但她也呼籲,年輕人要學學林書豪的情緒管理,不要一面對批評與壓力,就有自殺念頭。

學生缺乏同理心
柯慧貞指出,學生會做出如此脫序行為,主因是同理心不足,看不到別人的處境,無法感同身受去體會別人的無奈,才會有層出不窮的校園霸凌事件,「學生只想得到自己一時的快感,而沒有意識到他的行為帶給別人的痛苦。」

除了同理心之外,柯慧貞認為更嚴重的問題是,學生價值觀的偏差;一方面是他們不懂得尊重差異性,另一方面是他們沒有公平正義的價值觀,也沒有被教導要尊重、幫助弱勢者。

學學林書豪的情緒管理
有不少人憂慮,這些青少年偏差行為,會不會是普遍現象?

柯慧貞認為,這只是個案事件,社會輿論不能以偏概全,認為台灣全體青少年都出了問題。

但她也擔心,隨著社會氛圍的改變,現在青少年比較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用發洩性、衝動性的態度與行為來處理事情。

例如這兩位學生一開始用脫序的潑糞行為來取得快樂,遭受指摘與懲罰後,又用情緒性的自殺字眼,來表達不安與憤怒,柯慧貞說,這顯示出學校與家庭,對於學生的衝動控制與情緒管理教育不足。

學 學林書豪吧!」柯慧貞語重心長的說,

她認為,林書豪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仰慕的Jeremy Lin,就是因為情緒管理做得好。

事實上,他也曾遭受過許多批評與抹黑;也有難過、氣憤、低潮的時候。

但他懂得面對、接受,並正面處理情緒,這是很多父母 與學校,很少給孩子的行為典範。

儘管外界強烈譴責兩名潑糞生的惡劣行為,學校做出的退學懲處也遭受質疑,

但站在教育的立場,柯慧貞認為接下來應該要做的,不是討論該如何處罰學生,

而是透過這次機會教育,導正學生漠視其它人生存價值的偏差價值觀,

這將是教育部、學校、家庭與社會共同的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