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 授 大 綱
  1. 何謂壓力?
  2. 如何處理壓力?
  3. 不同的壓力源及其紓解原則
  4. 壓力過大時的特別處理方式
  5. 附錄:情緒管理

一、何謂壓力?

所謂壓力就是會讓人不自覺的感到不自在的一種狀況,輕微的壓力只是讓人不自在、不舒適,重大的壓力則會讓人心悸、血壓上升、焦躁不安(坐立難安)、惶惶不可終日。
人若長期處在重大的壓力之下,身心會俱疲,很容易失去身心健康。

二、如何面對及處理壓力

要處理壓力有兩個重點:一是減輕已經存在的壓力,一是減少或根本防止再產生壓力。
而不論是要減輕已經存在的壓力,或者是要根本防止再產生新的壓力,首要課題就是要找到壓力的源頭,知道壓力來自何處。

  1. Identify your own stress signals.要能辨認出你自己的壓力訊號
  • 這樣你才能知道你目前是否面臨壓力
  • 這樣也才有助於去找出讓你感到有壓力的源頭何在,並可以設法紓解壓力
  1. Eliminate or modify the stressor. 設法消除避開製造出你的壓力的源頭
  • 最好是遠避你的壓力源,讓你沒有壓力
  • 但有時候你無法避免接觸壓力源,這時候你就要改變你對此一壓力源頭的認知,讓壓力消失於無形
  1. Build a support network. 針對可能的壓力的源頭,建立有效的支援體系
  • 比如說對父母的照顧往往是一大壓力源,所以不能只有單軌,要有備胎。
  • 對兒女的養育與教育也是一樣。
  • 家庭生活的種種需要都是如此。(所以平日一定要有儲蓄和保險)
  1. Practice everyday methods of relaxation.學習一些每天都可以為之的紓解壓力(放鬆)的方法

比如說運動或散步或者是泡個熱水澡或者是喝杯咖啡、聽個音樂

  • 每天消除壓力的方法

每天找一段時間專門遊手好閒(啥也不做)
美國德州大學一位教授指出,經常作白日夢的人,可以減少壓力,也可以使免疫系統的損耗也降低。所以他建議,每天5分鐘,一邊深呼吸,一邊做做白日夢,讓愉快的畫面從腦中飄過,可以增加免疫細胞的數目,也可加強其活動,並減少壓力。

  • 找個時間把你的問題告訴你的好友
  • 感到壓力重到喘不過氣來時,去打個盹
  • 每天有一段時間專心閱讀或運動或從事你最喜歡的嗜好(活動)(因此可以忘卻煩惱)
  • 好好開懷大笑一番,每天至少要笑五分鐘
  • 笑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
  • 另外,美國洛馬林達大學研究指出,笑使干擾素明顯增加,刺激免疫功能,免疫細胞因此變得更活躍,可增強抵抗力。身體更健康,壓力當然會減少。
  • 如果自認缺乏幽默感,可以多看喜劇片、好笑的漫畫,緊張時想想其中的情節,學習樂觀的面對眼前的狀況。
  • 每天寫日記 ,寫出心裡的不快,可以讓體內對付細菌、病毒的抗體更有力,也可減輕壓力。
    根據美國德州大學的研究,每天花20分鐘,每週寫3到5次的人,看醫生的次數比沒寫的人少一半。 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指出,寫作可以讓人看清問題,壓力隨之減輕,身體就不會製造壓力荷爾蒙。
  • 避免去想你無法掌控的事。(明天會不會下雨,颱風會不會來,股票會不會漲)
  • 在家裡弄出一個安靜而隱密的空間,當你感到有壓力時,退到這個空間裡,做做深呼吸,想一些會使你感到快樂的事
  • 利用沒有行程的空檔偷得浮生半日閒,那怕只有幾小時也可充份休閒
  • 去完成你已經做一半的事,但要記住,先從簡單、輕鬆的做起。
  • 努力做好份內的事,但不要求十全十美。
  • 動手去做一些事情,做一些你通常比較喜歡做的事,做一些你不會做一半就不想做的事。
  • 學習規劃好每一天包括生活與工作的行程。
  • 不要喝咖啡或茶等有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的飲料,改喝果汁或白開水。
  • 每天找段時間與學齡前的小朋友玩玩,或者小寵物亦可。
  • 去擁抱一個你所喜歡的人(不要想歪了),就是很單純的表示你很喜歡他,大人小孩都可以,但不可以讓對方覺得不舒服。
  1. Meditate默想(其實只要安靜一下)
  • 每天早十分鐘上班,一進辦公室先安靜一下,略略回味昨天的工作過程與結果,也讓今天的待辦事項在腦海裡跑一遍,凡此都可以讓你比較沒有壓力。
  • 每天晚五分鐘下班,先讓今天的工作與心情沉澱一下再下班,回家後你一定比較輕鬆愉快。

三、壓力源自何處(一)

Significant Life Change生活型態(模式)的重大(顯著)改變。(Holmes-Rahe scale)

  • 配偶過世或離婚或分居或婚姻出問題
  • 觸犯法令(從重大刑責到輕微違法)
  • 至親的家人或要好的朋友過世
  • 結婚或懷孕或者家中有新成員加入
  • 退休、資遣、調職或轉換工作

紓解的基本原則(一)

人有適應變動的天然本能不必擔心

  • 許多壓力源都是短期間的變化,並不需要長期為此憂慮。
  • 人有適應各種變化的天然本能,不需要擔心未來怎麼辦。
  • 我們越擔心自己適應不來,就越會真的適應不來,我們越不去擔心就越不會發生適應不良的問題。

不要讓短期的壓力累積成長期的壓力

  • 所以不論多忙、多累,都要注意飲食、休息與睡眠。
  • 所以不論壓力有多大,心裡有多傷心、難過,都要注意身體的狀況,要能維持最起碼的體力與精神狀態。
  • 絕不要硬撐或壓抑,要勇於尋求協助。

要能與人建立好的關係

  •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指出,良好的社交關係,有助於對抗壓力,減少壓力荷爾蒙,進而並可免影響免疫細胞功能。
  • 但是與太多人往來,也可能變成一種壓力。所以也不要太勉強自己,三五知心好友比一堆泛泛之交來的重要。

壓力源自何處(二)

Role Conflict角色衝突

  • Intra-sender conflict:

同一個主管給你兩個互相衝突的目標或任務。
不同的主管交付你互相衝突的目標或任務。
在生活上如果有類似的情況,也都是壓力源。
家庭與工作的衝突是最典型的(你天然就帶著兩個不同的角色)

  • Person-role conflict:個人內心的天人交戰

紓解的基本原則(二)

  • 其實角色衝突並不存在

很多時候是我們的反應模式的僵化,而不是角色的衝突。
今天主管告訴你,簽公文要仔細些,寧可稍慢一點,也不要常常簽錯;明天同一位主管又告訴你,公文不要積壓,要儘快簽辦。請問這有矛盾嗎?
如果你總是只會聽命行事,主管說一就一、說二就二,你就會認為這有矛盾,你就會有角色衝突,就會有壓力。
如果你是會融會貫通的人,就不會認為這兩次的指示之間有矛盾,就不會有壓力。
如果你的配偶昨天告訴你,希望你努力工作多賺點錢,今天又說希望你多幫忙做點家事,這兩者也一樣是沒矛盾的。

  • 個人內心的交戰更是沒有必要的

我們會有個人內心的天人交戰,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習慣於區分對與錯,今天假使有錯的事情出現,那麼我們該不該管呢?或者我該不該去做呢?
但其實這世界上的事,沒有絕對對的,也似乎沒有一定錯的,都看人怎麼做。
我們會有個人內心的天人交戰,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我們有所堅持,我這一生從沒這樣做過,而且我認為我所堅持的事是絕對正確的,所以當有人要我做不合乎我的堅持的事,我會有天人交戰,因為我不想違背我的良心。但其實我們的堅持很多時候都是不正確的。
即使我們真的遇到有個人內心的天人交戰的事,根本也不需要交戰。
你認為該管就立刻去管,即使自己因而被捲入也在所不惜。
你認為不該管,或者雖然該管但你不想管,或者你不敢管,那就算了,也不需要有任何內心的交戰。

壓力源自何處(三)

  • Role Ambiguity 角色模糊,曖昧、職責不夠分明,甚至連職稱與職務都一團亂
  • Role Overload工作負荷過重
  • Role Under-load工作量太少(閒閒沒事幹的人其實心裡都不好受)

紓解的基本原則(三)

你不需要去管工作是否明確、職掌是否分明。(你只要甘心吃虧即可)

  • 你只需要先做好份內的事即可。
  • 灰色地帶你就先做又有什麼關係,如果最後發現你多做了,你有吃虧嗎?
  • 所以這一類壓力的源頭其實是怕吃虧的心態作祟,只要認定即使真的吃虧也是佔便宜,壓力就不見了。

但是,若是工作量因而過重怎麼辦?

  • 工作過量、工作量過重,也是很大的壓力的源頭。(即使專職的家庭主婦也有此問題,操持家務其實是做重的工作)
  • 你必須知道,天下沒有人能夠工作過量,因為到你撐不住的時候你一定會倒下去,當然,你累了就該休息,不要做到倒下去。
  • 所以,記得一件事,你上班就工作,下班就休息,加班要節制。
  • 只要依此原則,不論上班時做了多少事,不論上班時有多忙,都不會過量。這樣一來你就不會有壓力了。
  • 深怕工作量太重是心理的感覺,不是事實,但此感覺會帶來很大的壓力。

反之,若都沒事幹怎麼辦?

  • 另一種壓力的來源是沒事幹,包括你認為應該是你做的事,而且你也能夠做的事,卻都被別人搶去做了。
  • 人很奇怪,事情太多壓力也會陡增,事情太少也一樣。媳婦嫁進門就是如此,婆家如果一直要你做事,你會瘋掉,如果都不讓你做事,結果你也是瘋掉。
  • 由此可見,我們有許多壓力都是自找的。
  • 所以當你事情很多的時候,就快樂的去做,你要想到沒事幹是何等的痛苦呢?而你完全不必擔心過勞死,你只要記得累了就去休息即可,不要逞強、硬撐。
  • 而當你真的閒閒沒事幹的時候,你也不必有壓力,你要把握這難得時光充實自己,調劑身心,為下一波忙碌做最好的預備。
  • 其實,人生不會一直很忙,也不會一直都沒事幹的。忙得時候就享忙的樂趣,閒的時候就享受一下悠閒,就都沒壓力了。

壓力源自何處(四)

  • VDT Overexposure使用先進科技的傷害(職業病、職業傷害的顧慮,都會使我們有壓力)
  • Job Insecurity工作上的不安全感(怕被減薪,怕被裁員等等)
  • Unemployment失業

如何減輕工作壓力

Improve Job Design改善分工方式(公司應主動改善,使員工與公司兩蒙其利)

  • Moderate Task Complexity降低任務(職掌)的複雜度
  • Low Physical Strain減輕體能(體力)上的負荷
  • High Meaningfulness讓工作做得更有意義

Provide Emotional Support公司應主動提供員工情緒上的支持

  • Keep Communication Channels Open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
  • Provide the Right Kind of Backup有人想要獎金,有人想多休假,有人想要更好的職稱
  • Act as a Catalyst扮演催化劑的角色,隨時提供員工必要的協助,但不是替他去做他的事
  • Hold Back on Disseminating Stressful Information不要讓已經感到壓力過大的員工知道一些更會讓他喘不過氣的訊息。(寧可暫時hold on,不要急著告訴他)

Wellness and Physical Fitness Programs實施員工健康強身方案

  •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 教導員工管理情緒及壓力
  • 開辦員工減肥班、戒菸班、戒酒班等等
  • 指導員工正確的工安知識與逃生常識
  • 教導員工正確的保健常識(如預防高血壓等)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EAPs)實施員工協助方案

  • A formal organization unit designed to help employees deal with personal problems that adversely affect their job performance.設立一個正式的單位專門協助員工處理(解決)一些會影響工作績效的私人問題,就叫做『員工協助方案』。

四、如果壓力過大需特殊處理

以上所介紹的方法是在正常情況下有效紓解壓力的方法,但若你目前累積的壓力已大到不可能用上述方法自行紓解,就必須先特殊處理,特殊處理有兩個途徑:

  1. 你最好立刻尋求醫輔人員的專業協助
  2. 你也可以完全放鬆自己(完全避開壓力源)一段時間(但要條件許可,且你自知能奏效)

紓解壓力是要“放鬆”自己而不是”放縱”自己

  • 比如說,你可以出國去旅遊兩個禮拜,並且故意忘了帶手機。
  • 比如說,你可以去看一場棒球比賽,並且奮力的加油,讓自己有三個小時完全忘我。(看一場電影、聽一場音樂會等亦可)
  • 如果一次之後情況有改善,但壓力並未完全消失,你就可以再做一次,直到你感覺壓力消失為止。
  • 去打一場球,去游個泳,去登山、攀岩、衝浪、激流泛舟等等皆可,但是,切記:是要『放鬆』自己,不是要『放縱』自己,所以去喝酒狂歡、搖頭嗑藥、通宵達旦等等皆不適宜,這些行為也許一時也會讓你忘記壓力,但傷財、傷身又傷心,事後肯定讓你壓力更大,無異自找麻煩。

五、結語:藉關懷與付出紓解壓力

常常去關心別人的壓力,甚至願意成為別人宣洩壓力的對象,最後你也就越來越能夠紓解自己的壓力。
藉著對別人的真心關懷與付出,最能紓解你的壓力。
祝福大家都成為輕鬆快樂的上班族。
也歡迎上網提問。(希望森林www.seewant.org 貓頭鷹信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