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對屋,讓你財富愈換愈旺

根據統計,人的一生會購買至少1∼2次的房子,或者因為收入成長、或因為工作須要搬遷、或因為孩子就學需求等因素⋯⋯,換屋,成了每個人生命中必經的過 程。

掌握正確的黃金換屋時機,不僅讓房子這個不動產變身為動產,更成為創造人生財富的重大利器。

許多過來人的經驗,都因為換屋而讓財富三級跳,這個重要的 財富跳板,你一定要學會。


今年才35歲的會計小薇,5年前跟老公結婚時,在新莊中平路買了一間25坪總價350萬元的中古電梯大樓,當時自備款150萬元,另外跟銀行貸款200萬 元。

每月本息1萬多元,5年下來省吃儉用,200萬元貸款已經還清了。

隨著新莊各項建設推動,小薇的房子已經漲到500萬元左右。

由於有一個3歲的兒子, 希望能換大一點的房子,近期看到在幸福路附近、離捷運站不遠的35坪大廈,總價約1,000萬元,小薇夫妻盤算,若賣掉原來的房子,只要貸款500萬元, 就可搬進3房有View的房子。才短短5年的時間,小薇夫妻從150萬元自備款都湊不足,到現在可以購買1,000萬元的房子,都是拜第一屋所賜。



換屋需求不同,但都能為財富加分

凡事起頭難,第一屋總價、坪數可能不盡理想,但隨著不斷的繳貸款、以及原房價也會增值,慢慢累積換屋實力。

但通常換屋最困擾的是,如何在一買一賣之間將資金做最好的運用,是先買後賣,或先賣後買,或邊買邊賣,必須控制好兩邊交易進行的速度,才能將資金做最有效的搭配。

此外,若想要透過換屋讓財富增值,必須原先的房子也具有成長潛力,才不會因為房價原地踏步,或是不易出售,而讓換屋行動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挑選具有成長 潛力的房子,是買第一屋或第二屋,都需要注意的重點。哪些地段及產品,才能愈換愈有價值呢?不妨跟著以下的6個挑屋原則,讓自己買到具有增值性與流動性的 好屋,搭上房價成長的順風車,也有助於下一次換屋,讓財富隨著換屋三級跳。

原則1:選擇主幹道或地標型建物

位於主幹道的房子,價格較穩定,若是當地知名地標,代表地段、產品規畫及建材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口碑,指名度較高,脫手較不用愁。若主幹道上幾乎都以商家為主,那麼可以選擇主幹道後第一條巷子內的靜巷住宅,俗稱「一巷住宅」,能享鬧中取靜的居住品質。

原則2:善用重購退稅

善用重購退稅,尋找公告現值較原屋高的房子。許多屋齡20年以上、地段又不錯的房子,售出時需繳納的土地增值稅可能高達上百萬元,但若新購房屋的土地公告現值大於原來的房子,則可適用重購退稅,退回高額的土增稅。

原則3:捷運為王道

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的捷運線加起來就有25條、281個捷運站、近1,500個出口,特別是雙北市,已形成捷運路網串起的大台北都會區,未來捷運為地段的基本配備,沒有跟上捷運保值隊伍的房子,增值幅度將相當有限。

原則4:選購3樓有樹景

擁有無敵海景、河景及面對大片公園綠地的房子,一般來說都會靠著景觀為房價加些分數,然而如果地段較偏遠,景觀能夠加持的還是有限。案例中Lisa這位經驗豐富的房產投資達人,自用住宅均買在3樓,視線剛好是中庭或街道上的樹景,景觀不比高樓差。

原則5:市郊換市區

許多退休族群想搬到市郊較安靜、綠地較多、活動空間較大的區段,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太相信自己老年的體力,年紀愈大,時間愈寶貴,最好有捷運、公車、火車站、高鐵站等大眾交通工具可搭,方便自己出門,也方便子女、兒孫、親友來訪。

原則6:樓梯換電梯

年紀愈大,愈能感受到公寓產品爬樓梯的體力負荷。買菜、倒垃圾、出國行李箱的進出、家具的搬運等等,都需要耗體力,對膝蓋的負擔也很大。因此,年輕時可以住在公寓裡,或者選購低樓層公寓,等年紀漸長,就會感受到電梯的重要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