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偶爾拉高轉速就可以清除積碳問題?


▲上圖是直列四缸8V引擎的汽缸頭,可以看得出燃燒室、汽門頂部都是黑色的積碳形成。

先前我們曾經對於汽油引擎清除燃燒室積碳、請Saab(紳寶)原廠做了示範,而在我們Facebook快車報修廠的粉絲頁裡,也有朋友對於傳說「偶爾拉拉轉速」就能清積碳的方式感到質疑。這個說法其實已經流傳很久了,但是「拉拉轉速」真能對清積碳幫上什麼忙嗎?

當然我們並不是精於化學領域的專業人士,所以對於積碳的成因就以透過書本、網路資訊的收集、歸納出一些重點。

基本來說,積碳是因為燃料及潤滑物質在混和燃燒後,所產生的沉積物,這些東西在燃燒的過程中無法被火焰消耗,所以留下的物質;它的主要成分是:羥基酸、瀝青質、焦油等。而在燃燒的過程中,如果油氣本身就是不完全燃燒的狀態、或是燃燒效率根本就不好,這些物質的沉積更是明顯。

引擎本身各部機件都是需要潤滑的,所以除了本身的潤滑油之外,就連燃料本身含有的潤滑物質,也會在燃燒時變成形成積碳的成因。潤滑引擎的機油雖然不是提供燃燒使用,但是在機件高溫活動時,它某部分一樣會變成油霧的狀態一起進入燃燒室燃燒。

而以油料來說,燃料本身就含有膠質、蠟質的成分,在一般走走停停、及短距離的行路狀況下,引擎經常剛啟動還沒有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或者還沒有達到較高的溫度就停駛了。在這瞬間被吸入的燃油就沉積在進汽門後面,並在低溫下揮發,但其中的蠟質、膠質卻逐漸覺積在進汽門上。

長久下來這些物質在表面上便形成了粗糙的殼,並沿著這個殼逐漸增長、形成了積碳。而積碳的位置除了汽門之外,燃燒室、進氣岐管等處,也都是會成形的部位。

關於「拉拉轉速」清積碳的流言

如果引擎經常走走停停、或怠速時間較長,也表示引擎達到正常溫度的時間會變長,所以汽油被噴到進汽門後面時,霧化的速度也就變慢,而且進入引擎的空氣流量相對也是變小的;這個行車狀況對於汽門積碳的「沖刷作用」也會變得較弱,以致促進積碳的沉積。

也就是如此,如果經常拉高轉速、或以高速行駛時,會比較不容易產生積碳的問題。但請注意,這只是「不容易產生」這樣的問題。

對於「已經結晶形成」的積碳物質來說,這種拉拉轉速的做法、並沒有辦法對於清除積碳有實質上的幫助,只是增加油耗罷了。唯一真正的解決之道,還是以人工的方式來清除最為有效;例如滴入藥劑就是常見的有效辦法。

而就我們參與保修廠實際拆下引擎大修時的所見,一顆行駛超過10萬公里的引擎,其汽門、活塞頂部、進氣岐管等處的積碳,甚至除了要用藥水浸泡外、還要再用刮除的方式才能將積碳完全去除。


▲這裡可以看出活塞頂部也是黑色厚重的積碳形成,這連用藥水都很難清除乾淨、必要時還得用刮除的方式來進行清除。右二活塞已經被活塞連桿鑿穿,也就是俗稱的「出怪手」問題。


▲全新乾淨的汽門是長這樣的。


▲這也是經過清潔、拆掉進排汽門後的汽缸頭,可以看得出來燃燒室頂端是相當乾淨的。四個汽門中間的小圓孔就是鎖火星塞的位置。


[圖片借自Google網路搜圖、僅供示意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