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位女中醫師 莊淑旂



立弘願找尋防癌之道

 

◎記者江淑卿

台灣第一位女中醫師莊淑旂博士,出生于日據時代,家中開設藥鋪,因父親和夫婿相繼死于癌症,遂立志從事防癌研究,尤其專注研究罹癌者的生活型态;她的防癌宇宙操更被廣爲流傳。從幫忙抓藥的小女孩,曆經失怙、喪夫、留學,到成爲享譽國際的名醫,她發弘願要爲世人找出遠離病厄的健康之道。

莊淑旂九歲那年,某天中午,父親的朋友到店鋪來找他,看見他一面吃飯,還得接聽兩支電話,就說「『仙仔』,你隻生一個女兒,何必那麽拚命!」在重男輕女的時代,莊父平時就常因僅生一個女兒而怨歎,一想到友人連生十個兒子,自己卻膝下無子,不禁更加郁悶。

耳濡目染學習中醫
從那天起,父親一連好幾天都酒不思,飯不想,乖巧孝順的莊淑旗便問父親爲什麽不吃不喝?結果父親生氣地說:「生你這個查某囝仔鬼,大漢是外頭家神,有什麽路用?」當時小小年紀的她雖不懂「外頭家神」是什麽意思,但爲安慰父親便說:「我不要嫁人,我要好好侍奉父母。」父親頓時轉悲爲喜。


爲了不讓父親失望,她便偷偷翻閱家中的藥書,并開始跟鋪子的夥計偷學洗藥、切藥、炒藥、煎藥等技術。十二歲,她也開始在藥店幫忙,從分辨藥材、處理藥材、制藥到用藥,父親的教導十分嚴格。此外,若有同行來抓藥,也會教她一些相關知識。這種訓練加上研讀中醫書籍,也讓她學會許多秘方及自然療法。


民國三十九年,莊淑旂報考中醫師。從小耳濡目染,考上對她來說并非難事。主辦這次考試的張默君女士,看到莊淑旗各科成績都很好,唯獨憲法交白卷,便以日治時代台灣人沒有讀過中國憲法爲由,請審查委員特别給她一次面試機會。結果,在幾百人的應試中,隻有二人上榜,其中一位就是莊淑旗。

 

親人過世激起研癌心
莊淑旂在三十一歲取得中醫師執照。十九歲那年,父親因罹患直腸癌往生;那時,她才剛與入贅的先生結婚不到一年。父親病逝後,台灣也因戰争進入非常時期,丈夫因努力工作,經常出現疲勞、肩膀酸痛等不适,且食欲不振。


丈夫的病一開始以爲是肺結核,莊淑旗後來發現丈夫的脖子上有淋巴腫,她利用種種管道到大醫院打聽,知道需要做病理檢查及切除。當時她便懷疑可能是癌症,但因當時醫界普遍認爲五十歲以上才會罹患癌症,有醫師便說莊淑旗太敏感了。結果丈夫在沒等到檢查報告出來前就病逝,而報告證實,的确是罹患肺癌。

兩位親人因癌病逝,莊淑旗生怕癌症遺傳到家人及子女。此外,她因目睹父親及丈夫因罹癌病逝,促使她想找出癌症病因,及減輕、解除癌症末期病人痛苦的方法,甚至及早預防癌症的發生。


她開始注意搜集有關癌症的信息,但當時國内這類信息貧乏,且因醫療環境保守,醫師大多不敢跟病人直說罹癌的事實;一般民衆對此病總是求神問蔔、借助偏方等。後來她得知日本有成功治療老鼠皮膚癌的實驗研究,便決心到東洋取經。

創立防癌研究基金會


民國四十三年她帶著十五歲的大女兒前往日本,進入慶應大學研究藥理學及癌症病人的生活型态。不管多挂念在台灣的家人,她仍打起精神投入研究,在民國五十年獲得該校醫學博士學位。

 

莊淑旂雖在日本取得博士學位,卻無法于當地進行醫療工作。于是她想進入日本築地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從事醫學研究,竟然遭到該中心拒絕。之後,她決心自己創立防癌研究基金會,終于在萬事齊備下,「财團法人國際癌體質改善研究會」在一九六六年成立,這是台灣人首度在日本成立基金會,莊淑旗擔任第一任理事長。基金會成立後,不僅将推廣治癌研究成果公諸于世,更從日常生活着眼,對癌症病人給予有效的指導,經常到百貨公司等地教導民衆防癌宇宙操及介紹健康食品。


一九七二年,受到中日斷交的影響,「國際癌體質改善研究會」遭人破壞,許多珍貴的研究資料都被燒毀,被迫結束會務。一九七七年莊淑旗又成立「國際防癌家族協會」,這隻是民間團體,當年參加人數達兩萬多人,其中不少是家族中有人得癌者。此協會主要是倡導預防醫學,希望提升病人免疫力,使身體本身能抗癌。目前日本四十七個縣市都有一個分會,每年有一次學習會,由她指導會員一些必要的運動及疾病處理法。



創立青峰 推廣宇宙操
重拾健康的第二春

一九八八年,莊淑旂創立「青峰基金會」,以照顧老人爲主題,希望廣大銀發族獲得妥善照顧,重拾健康的第二春。


她認爲銀發族要訓練自己的精神,每天都要爲生命、生存而努力活動,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家人、孩子爲自己煩惱;進而還能再回饋國家、社會。如今,她已從青峰基金會董事長一職退休,棒子交給小兒子陳再生繼續爲老人服務。


接續在日本成立「國際防癌家族協會」後的十九年,莊淑旗在台灣成立「中華民國家族防癌協會」,積極推展家族防癌工作。透過宣導改善個人體質,并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達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每次有莊淑旂的地方,就會有「防癌宇宙操」,其要義是依據《傷寒論》所提到的:橫膈膜之上爲上焦,中爲中焦,下爲下焦。三焦拉開,擡頭,腳踏實地,人在中心,意即天地人合一。手腳拉開,用力,末梢神經受到刺激;踮腳尖,再用力刺激,橫膈膜、甲狀腺、淋巴腺、鼠鼷腺成一直線。如此操練,可排除體内脹氣,消除疲勞,維持身體正常免疫功能。


這套宇宙操共花了八年的時間才完成,其間也請教體育界專家,才逐漸設計成這套老少皆宜的伸展運動。


去年,莊淑旂與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合作,培訓北市各級公私立中、國小學校師資,指導教師成爲宇宙操的種子師資。讓他們回到學校,教導學生,進而帶回家中,影響家人,将宇宙操傳播出去,使得每個人提高免疫力,防止各項傳染病,增進全民健康。



回歸自然 心存感激 身體健朗活到老

每次見到莊博士,嬌小的身形,滿頭銀發,慈祥的聲音,和藹的笑容,就像鄰家的老奶奶一樣親切。年逾八十歲的她,每天早上都固定到山上走個一小時,這個習慣曆經三十多年而不辍,這是她身體依然健朗的原因之一。

每天散步一小時
她說,走路是她年輕時向上天求來的禮物。年輕時忙于看診賺錢,照顧自己的母親、生病的丈夫及五個孩子,蠟燭多頭燒,不但沒有閑暇,也從未想過要照顧自己。先生過逝後,她向天祈求希望能夠活到五十歲,并且可以每天花一個小時的空閑時間,不被打擾地散步。就在五十歲生日的當天,她開始實踐這個心願,一直到現在,她仍維持著每天早上六點到山上走路。


由于家人因癌病逝,她在飲食上講究少量多餐、簡單、自然,她認爲,自然、合時節的食物就是最好的藥。莊淑旗每天早上五點以前就醒來,但她不急著下床,而是先在床上做些簡單的柔軟體操,将腳、腰等活動活動,以防起床跌倒。


起床後,就通便,再做一些簡單的彎腰、曲身等運動;接著喝一杯一百六十西西的鹽水(粗鹽要先炒過再以溫開水沖泡),但是以半小時的時間慢慢喝完。這段時間是她看報紙、NHK的新聞。六點出門走路一小時。返家後,她先洗熱水澡,之後在床上平躺十分鍾,消除走路的疲勞後,再吃早點。

享用合時節的食物
她的三餐強調少量、豐富、健康及多色彩。早餐:一口糙薏仁、二塊腰内肉或其它肉類(肉類在早上吃)、一小搓菜脯、高麗菜、番薯葉、青菜湯加鹽,老姜滾十多分鍾後再燙番薯梗吃、紅蘿蔔刨絲炒香菇、水煮蛋(一餐吃半顆,一周吃兩顆)。飯後吃一小口甜紅豆(炊過)及各種當季水果等。


午餐的主食是白飯、面包或面條、二塊丁香魚或一小搓吻仔魚等、炒高麗菜加香菇及肉、水果等。晚餐一定吃一口粥,例如小米粥,再配一口魚,之後吃水果及喝茶,例如決明子茶、杭菊花等。晚上八點多就寝。


除了運動、飲食,心情也很重要,她認爲,凡事心無所求、心存感恩及順其自然,「手能拿杯子喝水,能喝下水,大小便能通,每天都起得來,每一個能活動的當下都是感謝!」她微笑著說。


莊淑旂小檔案
出生:
民國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于台北
學曆:
一九五一年取得中華民國中醫師資格
一九六一年獲日本慶應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經曆:
現任日本東京防癌連合會會長、曾任财團法人國際癌體質改善研究會理事長、财團法人青峰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董事長等
著作:《莊淑旗體内環保-莊淑旗的宇宙健康法》、《今天的疲勞,今天消除-莊淑旗的宇宙健康法》等中文著作,及其它有關健康、飲食等日文書籍。


凡事心無所求、心存感恩及順其自然,隻要每天起得來,每一個能活動的當下,都是感謝!── 莊淑旂


08/08/2004 資料來源:人間福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