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草根未來底叨位? -寒夜裡ㄟ感言-
「天地遐呢大,阮ㄟ草根未來底叨位?」每每在狂風沙浪的邊陲海岸,我總如此地思忖著……。幾世紀以來,澎湖溝宛如台灣的母親,代代守護島上的人民,無數犧牲、奉獻的身軀,踏著先民們堅忍不拔的足跡、披荊斬棘,走過穿破裘、脫赤腳;扛扁擔、食番薯籤的苦澀年代,仿如田螺為了下一代的延續,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未料物換星移,有越來越多的「蜘蛛」為了私利遍地結網,到頭來不單困住己身,更吞噬了台灣前進的力量。
我出身貧寒的攤販家庭、祖代皆為佃農,但母親深切期許著:「阿妹!恁著要做田螺,嘸通做蜘蛛」有能力時要為艱苦人盡份心力。於是自13歲起獨身致力於公益,架設兩岸三地「安安免費教學網站」至今三百多萬學子登錄學習。14歲舉辦「陽光英語免費教學園地」,實地教導75名弱勢學子。15歲創辦兩屆的「FORMOSA青少年創作展」,幫助100多名弱勢青少年圓夢。16歲為「一元柳丁」請命,價格從原先一斤四元回升至十二元間。17歲拋磚引玉贈送1600多台電子辭典至原鄉部落,也為新台灣移民與柬埔寨的失學兒童等角落,盡份微薄之力。
迄今在公益和公義行腳,獨自支出兩百多萬元,一回又一回的困頓和挫敗,也曾讓人徬徨是否該稍歇腳步?然而,掌鏡「草根台灣臉譜」六年多來,從村庄走訪到小徑、小徑走訪到荒蕪的田埂。體驗到當烈日當頭時,酷陽會指引我,草根的血汗在哪裡;凜冽冬日時,寒風會帶領至最需要幫助的角落;在陰暗卑微的一隅,繁星會訴說何處還有未被聽見的聲音,而這一字一句的聲音,正是引領己身向上的智慧箴言。
走訪遍台灣本島與各離島,數百里的腳程,無盡疲頓;累積十萬多公里的車程,相當環島八十多圈。在北港溪口,遙想國姓爺開啟台灣漢人三百多年來的歷史;在鹿港媽祖廟,見證宮聯「海靜波平、物阜民豐」,這貫穿古今的心願。我循著厚實的足跡,沿著阡陌的田畝,也沿著老祖先滴不盡的汗水。眼見佝僂老農為了一份尊嚴,再賤價也堅持收割;羸弱拾荒者為了一口飯吃,再污穢也赤足踏過,卻換來一公斤廢紙一元,四個寶特瓶一元的悲慟。當握著長滿厚繭、佈滿傷痕的雙手,不知剝蚵仔阿嬤的臉龐是汗水還是淚水?當擁抱著攤販婦女時,不知無助的眼神後,還承載著多少辛酸血淚?
眼前一幕幕的鼻酸與不忍,不禁自問,六百多萬載的台灣島上,孕育了兩千三百萬人血脈的跳動,但又有幾人願傾聽那幽闇深處的嘆息呢?身為草根子女,幸至聞名研究所、大學等全國一百多場演講,卻訝異的發現草根已漸漸被遺忘,許多人無法言談出草根的容貌與身影,甚而未曾相識草根。難以想像數十年後的菁英,將如何看待草根?台灣不能走向沒有記憶的未來,莫忘人民與土地才是歷史的根源。
草根是執政者的良知,絕非形象虛設的道具,更不是政黨愚弄的籌碼,無視和傲慢將會扼殺草根的生計與尊嚴。草根是企業家的關懷,取之於社會,更應回饋於底層人民。草根的尊嚴是教育家的天職,教導母語是國家基石,台灣人文歷史更是必修科目。草根是藝術家的靈感,米勒即因體認民間疾苦,創作出劃世紀的《拾穗》鉅作。草根是宗教家的善念,心繫蒼生、奉行眾生平等的真諦所在。也請草根子女以父母長輩為榮,感激他們胼手胝足、勤鑿枯泉,賦予台灣生命泉源。草根是天地間的「田螺」,亦是深值敬重的無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