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癌症是心病


癌症不是偶然發生的意外事件,也不是環境造成的後果——正如槍殺案的受害人是被兇手打死的,不是被子彈打死的。子彈是環境,兇手是人(患者)的心。絕大部分的病都是「心病」,癌症尤其如此。
有效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充份而正確了解問題的真相。

想醫治癌症,重過健康生活,最好先認識癌症是怎麼一回事——它究竟是怎麼樣的東西?為甚麼會出現?怎樣會消失?

今時今日我們這種社會,對於癌症普遍存在嚴重的誤解。

讓我們看清楚事實。

 

誤解1:癌症是可怕的絕症

當醫生說你生了癌,你好像感覺到被宣判死刑:生命快不保了,世間的一切不再一樣。

你好像被一頭兇殘的病魔侵襲,害怕即將打輸一場仗,自己所有的東西都不保,想起都驚。

你開始了為繼續生存下去而掙扎,誠徨誠恐,甚至憤怒莫名:為甚麼偏偏是我!?

如果你這樣想,完全可以理解,不過恐怕對你非常不利。

癌症其實是最容易醫好的病,也是最容易預防的病。

很多人很容易逢凶化吉,其實應該有更多更多人快快康復——只因目前的醫療制度與保健文化太差,累死了好多好多不應該枉死的人。

你絕對可以逃避這場災劫,只要你看清楚真相馬上採取正確的行動。

 

誤解2:要等奇蹟轉運

你以為自己行了衰運,非常唔好彩,不知如何中了招,變成病人、受害者。

你希望有奇蹟出現,得到機會逃出生天。

如果你了解到歷來其他癌症病人是如何轉危為安的,就會清楚看出來事實並非如此。

真相是完全沒有甚麼奇蹟的成份:癌症不是上天作弄,也不是上帝抽籤決定輪到誰受害;只要你明白到自己為甚麼生了癌,肯動手改變那些致病的條件,自然走在康復之坦途上。

你越快改變,復原越快。

沒有撞彩成份,沒有神秘。「對症下藥」而已。

誤解3:要等醫藥打救

我們這種社會習慣了用錢去買一切:買快樂、買方便、買名譽,甚至以為可以買健康。

生了病,自己不去動手爭取健康,卻期望醫療工作者替自己「修復」身體。我們不但當了自己的身體是一副機器,還堅信自己真的無能為力,自己不懂得也不可能改善健康,必須靠專業的醫療工作者去修理。

當代西醫文化一直鼓勵我們這樣想,因為只有這樣,主流醫療服務行業才可以繼續財源廣進,長期控制整個社會。

於是大家患了癌症(或是愛滋病、糖尿病、紅斑狼瘡症等等),都等待醫生斷症、開藥、打針、開刀、做各式各樣的檢驗和治療,希望早日有更神奇的特效藥和手術,藥到病除、妙手回春;大家都忘記了原來所有生物都天生有自我復原的本能,凡是康復都主要靠這種力量和機制。

其實,你一朝不肯自己做自己健康的主人,努力主動去爭取健康,你始終難以康復。

身體是你的,生命是你的,命運的確是在你自己手上,勿再倚賴他人,任由擺佈,推卸責任。你要自己去看清楚為甚麼會有這個「果」(生癌、生這樣的癌、生到這種程度),然後消除它的「因」——以前你做了甚麼事搞出來,現在馬上停止,重新做人。

 

誤解4:外在因素導致生癌

近年的科學研究不斷證實:很多東西會「致癌」,這些「東西」越來越多——呼吸的空氣、曬的陽光、喝的水、吃的食物、輻射線、周圍許多的細菌病毒、遺傳的基因……都可以致癌,總之,上天下地避無可避,生了癌只好認命。

於是,專家教我們如何趨吉避凶:

‧ 多吃蔬果少吃肉,減低生癌機會;

‧ 少碰電腦少用手提電話和微波爐,減低生癌機會;

‧ 戒煙,勿用化學殺蟲劑,減低生癌機會;

‧ 勿在烈日下曝曬,減低生癌機會;

‧ 裝置濾水器、空氣清新機,減低生癌機會;

‧ 等等,等等。

這些都有道理,可是始終沒有觸及最基本的問題,所以反而轉移大家的視線,倒置本末。

真相就是即使你做齊以上所有的防範措施,一樣可能生癌;相反,即使有齊各種不利的外因(污濁空氣、吸煙、食肉、打電腦、烈日下曝曬),你一樣可能平安大吉,不會生癌。

為甚麼會有人那麼好運?為甚麼如此不公平?

絕對不是運氣,世事絕對公平。

關鍵不在於「外因」,而在於「心」。

「心」就是你做人的態度,你的世界觀,你的內在世界狀態,你的「情緒管理」習慣。

原來癌症(和許多其他的病)往往都是長時期的鬱結而成的。

即是說一個人習慣了用負性態度處事,不懂疏導內心的情緒,久而久之,整個身體造成了一種環境,大大有利於細胞不規則的分裂,於是形成癌症。

「癌」不過是一種細胞發展的變態傾向,失控地大量分裂繁殖。

當你情緒管理不善,任何一種外在的誘因(即所謂致癌物質,例如吃一條香腸、打一次手提電話、曬一次太陽)都可以促使體內的細胞變態分裂,導致生癌。

所以,開開心心做人,正大光明,隨遇而安,心安理得,優游自在,這樣你自然百毒不侵,因為身體內的環境已經不容許任何惡性傾向紮根侵蝕。

就是這麼簡單:癌症最容易醫好,因為只要你回復那種自若的天真狀態,身體馬上轉向「康復狀態」,天天變好,健康幸福指日可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