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是致富的敲門磚


(1)好習慣,是致富的敲門磚 
企業家都有兩種習慣,就是「賺錢」與「勤儉」的好習慣。
 
A.賺錢
很多大企業 家,就算成了上市上櫃公司的老闆,依然對每一分錢的動向瞭若指掌;但是,
有很多負債的人,卻很容易「視金錢為糞土」,甚至會「一擲千金」。
 
B. 勤儉
你可能很難想像,很多的大企業家,連公司每天要用掉的衛生紙,都要一捲一捲的計算成
本用量。
台灣車材業有一位大財主,集團從 汽機車座椅、方向盤、避震器到儀表板,幾乎無所不
做,但是,家境優渥的大財主,平常開車都不請司機,甚至連高齡的老母平時都是騎摩托
車下 山買菜。
另外,還有一個眾所週知的例子則是台灣首富王永慶。
他在勤儉創業成功之後,仍然保持簡樸的習慣。
肥皂快用完時,黏到新肥皂上繼續 使用;
搭飛機坐經濟艙不坐頭等艙,最後因為空中小姐把他請到頭等艙,不要他補票,因為感到
不好意思才改買頭等艙。
也因為他節儉的作風,帶 到台塑公司,蔚成企業文化,使台塑成為最有管理效率的企業集團。
這些都是優良習慣──勤儉致富,最好的證明。 


(2) 「性格」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成功」
我總是認為,「性格」形成一個人的「習慣」,「習慣」決定一個人的「成功」。這裡我
想起一 個有趣的小故事。

一個窮人家徒四壁,非常貧窮,一位富人見他非常可憐,就起了善心,想要幫他「致
富」。富人送給他一頭牛,並囑咐他要好好 開荒,等春天來了撒上種子,辛勤耕作,秋天
到了就有收穫,也就可以遠離「貧窮」的境界了。

窮人非常的開心,他滿懷希望的要開始奮鬥,可是 沒過幾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
比過去還難過,於是,窮人就想,不如把牛給賣了,買幾隻羊,先殺一隻吃,剩下的羊還
可以生小羊,小羊 長大了再拿去賣,這樣可以賺更多的錢。

只是,窮人吃完了一隻羊之後,小羊還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愈來愈難過,忍不住又吃了
一隻,窮人心 想,這樣下去還得了,還不如把羊賣了,換一些雞回來,雞生蛋的速度比較
快,雞蛋馬上就可以賣錢,這樣日子就可以好過一些。

但是,把羊換成 雞之後,日子並沒有變的更好,反而更為艱難,窮人於是忍不住又開始殺
雞,到最後殺到只剩一隻雞時,窮人的理想是徹底崩潰了。他心想:反正「致富」 是沒有
希望了,還不如乾脆把雞賣了,打一壺酒,得過且過,什麼事都不用再愁。
終於,春天來了,善心的富人興致勃勃地送種子來,可是他居然 發現窮人正就著鹹菜喝
酒,他送給的牛早就被賣掉了,窮人還是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富人氣得轉身走了,而窮
人就這樣過了一生。

其 實,每一個人都有夢想,但是,能夠堅持到底的人卻不多。
如果你在「沒錢」的時候,
你都能堅持,不管再困難,也不要動用到自己「投資」和「積蓄」, 的本錢。
你要堅信,「壓力」會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及存下你本來可能會花掉的錢,你就
能養成「賺錢」的好習慣。
 

(3) 不會「算計」,一輩子窮
有些人存不到錢,是因為他們只有「破財」的壞習慣,卻沒有「理財」的好習慣。
常在想,以後在家傳的「理財寶典」 中,
第一條的理財法則就要清楚的寫著:「吃不窮,穿不窮,不會計算一輩子窮。」

台灣人的工作時數,在世界排名高居前三名,每個人每天幾乎 都要花上至少十個小時左右
的工作時間。
但是,這樣的努力,卻未必替自己換來「豐衣足食」的生活。
重點就在於大多數人整天忙著上班,為公司 鞠躬盡粹,卻連花十分鐘到銀行刷個存款簿,
或是瞭解目前最新金融商品的時間都沒有,如果拿到薪水,賺了就花,存了就刷,沒有紀
律的花用, 當然會讓自己賺來的錢=B


(4)「理財」或「破財」, 都是「習慣」問題 到底能不能存下「閒錢」,其實都端賴於每個人的「理財習慣」。
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說過:「一個人若想要致富,先決條件就是必須要愛錢」這就是他的想法和性格,所形成的好習慣。
個人認為,「理財」跟自己的「習慣」是息息相關的。
 如果你懂得改變自己的「習慣」,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否則,財富不停步才怪!記住,千萬別因為自己的「習慣」不好,而把自己推進可怕的「錢洞」裡。


一位億萬富翁接受記者訪問:

「聽說您是因節儉而致 富。」某報記者問。

   富翁一笑:「我從未聽說這世界上有人會因節儉致富。」

                                         所有的記者,都怔住了。

「節流而不開源,頂多只能擁有半潭死水;守成而不創業,頂多只能保住一片祖產,如何能致富呢?」

 

富翁說:「所以只有勤儉致富,而無節儉致富,一字之差,差之遠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