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小時候很窮、又被歧視,長大後做黑手,還曾經迷惘到玩股票輸個精光,四十六歲時敗家敗到一無所有,你就沒有機會翻身了嗎?
如果你出身微寒,自小打遍各種零工,四處擺攤營生,在人來人往的夜市,像江湖術士般叫賣東西,你就沒有機會成功嗎?
如果你三十二歲前幹過照相館學徒、打鐵工、開過計程車、送貨員,沒有一樣做成功,被人嘲笑「一年換二十四個老闆」,你就不能夠擁有財富嗎?
常 言道:英雄不問出身低。翻開古今中外歷史,有無數創業家、企業領袖、思想大師都是從社會最底層崛起,他們沒有亮麗學歷,甚至沒有受太多正規教育,他們年少 時曾經從事不少卑微的工作,甚至被人看不起,他們卻能從中磨練出獨特能耐,累積出直覺式的智慧,他們勇於打破既有框架,並且愈挫愈勇開創出一番事業。
近代台灣知名企業家、被譽為「科技界成吉思汗」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
台塑企業創辦人、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等都是典範;
而在街頭的小混混劉邦,竟進而打出自己的天下,成為開國之君,劉邦的領袖魅力更被知名史學作家柏楊喻為「大帝」。
底層出身深刻鍛鍊人性
他們之所以能從社會最底層一路崛起、從那些最不起眼的工作開始,憑藉的正是「江湖智慧」(Street Smart),又稱為「街頭智慧」,這種能屈能伸的智慧,愈早擁有愈好,它形塑了你的人格,所以人家才會說「千金難買少年貧」。
相 較於從學校、學院或從書本習得的見解與理論,江湖智慧則是來自於生活的經驗,個人透過生活實踐中、從生存危機中擷取到體悟,甚至從底層生活中對人性的深刻 鍛鍊,走到哪學到哪的功夫,從人群中學習,因而江湖智慧更隱含了一種意志、灑脫,它非常深刻與人性化,並且早已嵌入個人的心智中,成為一種內隱智能或直覺 性的判斷。
從街頭、從人群體悟的江湖智慧具有獨特性,無法套用固定公式,也沒有一定非如此不可的原則,有時候也沒有什麼邏輯,卻蘊藏著別人學不來的眉眉角角,更隱含極其獨特的生存哲學。
幾 年前拿下奧斯卡八項大獎、轟動全球的電影《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描述一位年輕的參賽者傑默.馬利克 (Jamal Malik),他生長在孟買貧民窟,沒受過正式教育,識字不多,平時在客服中心送茶水為生,他參加印度一個以巨額獎金為號召因而風靡全國的 益智節目「百萬大富翁」,那些上含天文,下至地理的題目,連專家、博士、天才都無法全部答對,但他竟然一連答對了五花八門的難題。
本來,節目主辦單位懷疑他作弊,將他交給警察,經他娓娓道來自己是如何在貧民窟長大、在街頭求生存,那一幕幕不尋常又殘酷的成長經歷,恰巧讓他能解答這些刁鑽難題,換言之,男主角答題憑藉的是來自街頭求生的經驗與能力。
在管理學上,「街頭智慧」雖無法歸類、分析,卻真真實實存在。
台灣管理學教授許士軍曾特別提到創業「竅門」,之所以稱之「竅門」而不是知識,是因為 它是針對實際問題而獲得的解決之道,它直接跳躍了理論應用與實際問題之間的鴻溝;
其次,它來自現實中的「體悟」(insights),能夠得到這樣的體 悟,行動者已經過實際驗證,往往付出相當代價,因而使得這樣的體悟很有價值且深刻。
「竅門」,或是「江湖智慧」,都是類似於「實用智能」。
因為人 們面對的真實社會,往往是無法套用固定公式來加以解決,反而是必須從個人脈絡中找出與大環境的聯結,從中找到解答,這種實用智能,依靠的是洞察事理,直指 本質與核心,這是一種自學而能,自思而得的智能,因此他能很快速、且直覺地回應迎面而來的各項挑戰。
施振榮鴨蛋理論造品牌
在真實世界裡,街頭智慧無所不在,更無關學歷高低。
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自小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賣鴨蛋、文具、織毛衣謀生。
施振榮曾幫媽媽賣鴨蛋和文 具,鴨蛋的利潤比文具少,可是在經驗上,賣鴨蛋比文具錢賺得多,因為文具利潤雖高,長期賣不掉會積壓資金,鴨蛋利潤薄,但周轉快;
後來施振榮賣電腦,也由 此經驗建立薄利多銷模式。
曾成功創過八家企業的美國創業家諾姆.布羅斯基(Norm Brodsky),本來是學法律,後來決定經商。他在《師 父》這本教人如何創業的書中提到,令他經商最受用的「師父」,是沿街叫賣,到客戶家裡賣雜貨的父親。
他自小就從父親的生意中學到,「每一筆生意要有很好的 利差」「不要占別人便宜」等觀念,
經商後他發現,父親這些道理與管理學知識不謀而合,只不過說法不同而已。
而且,父親還教授他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人生智 慧,當他對未來人生感到茫然時,
父親會說:「不要為一件事煩惱兩次。」
「你的鞋子底下就有一百萬元,你只要找一找就行了。」
他觀察父親,沒有上過MBA, 只不過是個跑江湖的小販,卻蘊藏豐富、令人一生受用的江湖智慧。
蔡衍明從電影院學知識
正因為從街頭領悟來的「江湖智慧」遠比書上獲得知識來得深刻、真實,難怪世界知名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從小就不愛上學,看輕學校的知識,高中時代的他就說:「學校傻裡傻氣。」
而 在國內,不看重學校知識,卻看重實用智能的企業家非旺旺集團主席蔡衍明莫屬。
他家世富裕,對讀書毫無熱情,經常蹺課,蔡衍明大部分知識都來自電影與街頭, 在父親開設的中央戲院裡,他一天能看上十部電影,從小看到的世界便與一般人不同,他反而覺得「在街頭看一年,勝過讀三年書」。
憑藉著江湖才智,如今蔡衍明搖身成為兩岸食品、媒體大亨、不可一世的《富比世》富豪。
蔡衍明甚至在家族中制定了一個規矩,孩子到十八歲都不再升學,全部進入公司,因為他篤信「混街頭比讀書可以學到更多」。
在當今混亂年代,氣候異常,災變四起,末日說甚囂塵上,而長久建立的政治與經濟體制也面臨重大動盪,而瀕臨崩解,例如全球金融海嘯幾乎瓦解人們對金融體系的信任,銀行家和股票經紀人根本不能相信;隨著時代變遷,舊有的遊戲規則和制度似乎已無力應變而將瓦解。
亂世,是英雄的時代。
過去書本上教授的知識已不見得受用,直覺式的江湖智慧反而成為有用的生存思惟。
大前研一就說:「這種混亂時代最需要的,不是學校培育出來的學院派營生者, 而是能在現實環境中獨立思考、自己為沒有答案的問題找到答案的街頭營生者。」
國 內知名策略大師司徒達賢則比較「治世能臣」與「亂世奸雄」,
他說,歷史上開創新局者都是後者,他們最大的長處是在動盪、不確定的環境中尋找機會或看到機 會,然後設法打破種種資源分配的既有結構,再用自己的方式來號召各方,重建新的整合平台。
開創者的學習不太仰賴制式教育,而是從生活或實戰中直接吸收經 驗,並將這些經驗轉換成個人專屬、難以言傳的實用知能。
他們的能力和胸襟已提升到另一種高度,從「將兵」(領導一般人),升級為「將將」(領導將軍)甚至 「將帥」(領導未來的領導人)了。
在太平盛世,「英雄」們是難以出頭的,因為他們要在「亂世」才能發揮其獨特的才幹,重訂遊戲規則。
郭台銘攻人性延攬高手
從江湖歷練出來的英雄,和學院裡的高材生有很大不同:
他們沒有吊書袋的理論,卻有最實際的生存本領;
他們沒有模範生的滿口仁義道德,卻經常帶有俠義豪氣, 因而能呼朋引伴;
他們的生命經驗裡沒有太多框框架架,思想奔放,因而具有領袖氣質。
本刊觀察那些「混」過街頭的企業領袖與傑出人士,他們從街頭上,學到很 多課本上、課堂上學不到的智慧與磨練。
首先,在街頭中,體悟人性,也洞察人性。這層對人性的剔透,讓所有自江湖崛起的領袖,自然而然地排除掉許多 困難。
郭台銘在招收人才也運用了許多智慧,他曾花了兩年時間,來說服某位人才放棄豐田集團的「終身雇用制」,加入鴻海。
要延攬人才,郭台銘竟是先找這位人 才的「太座」談,因為他了解,先生要放棄外商優渥待遇,搬回台灣,先要有太太支持。
果然,沒多久這位人才加盟鴻海,並且是「太太先把他賣給鴻海。」
馬雲直覺領導以小搏大
第二,所有自街頭起家的領袖,都是直覺式決策與領導,他們不需要熟讀理論,也不需要高深的言語,便能做出正確的決定,這種領袖魅力不是天生具有,而是「混」街頭中「磨」出來的。
馬雲自小貧窮,還被列為「黑五類」,「自小我就知道,我沒有靠山,只能靠自己」。
他高中考兩次,大學考三次,拉過三輪車,半工半讀才考上師範學院。
十三歲時為了學英文,有長達八年時間他每天跑旅館,免費當外國人導遊,他沒有出國念書,但在街頭上學到智能與策略,比書本知識更有用。
馬雲在一九 九九年創立阿里巴巴時,連明天的業務在哪都不知道,他就發下豪語,要讓阿里巴巴活過三個世紀;當阿里巴巴站穩腳跟後,他也說,「我就是拿望遠鏡也找不到對 手!」當時他被指為狂人,
如今這位西湖邊身無分文的小學老師,以「螞蟻搏大象」策略,創下了上百億美元的網路王國。
他說,「只要你夠Smart,大象要踩 死螞蟻也很難!」
第三,腰彎得更低,能屈能伸,等待時機。因為出身卑微,在街頭上嘗過人情冷暖,更要放下身段求生存。
約翰.保羅.狄傑里爾是全美 第一大獨立美髮沙龍品牌Paul Mitchell創辦人暨董事長,身價高達四十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二百億元),是全美第六十六大富豪,
而他成功的 祕訣竟是:「做很多不成功的人不想做的事。」
他在二十七歲前,做過八份工作,包括修理腳踏車、賣百科全書、影印機、報紙、保險…他全做過,還一度窮到必須在路上撿可樂罐,換零錢過日子,只能當個睡在車上的流浪漢,儘管很卑微地在街頭求生,從不看輕自己。
嚴長壽不挑工作學更多
亞都麗緻董事長嚴長壽也有垃圾桶哲學。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國運通當小弟,也要送貨、打掃,還要清理字紙簍、收拾桌子上的茶杯、洗杯子,這些工作很卑 微,都是伺候別人的,
但有天他照例去收拾同事垃圾桶的時候,忽然覺悟了,「假如必須要從人家喜歡的、正在做的事情去學習,我大概沒有機會。也許對我最好的 學習,就是從人家不喜歡做的事情學起。」
因為撿別人不願意做的來學,把握每個學習的機會,四年後,嚴長壽以一個小弟當上總經理。
第四,在街頭鍛鍊 面對困境的意志,絕不會因挫敗而退縮。
多年來鴻海集團曾面臨多少次全球電子產業大變化,郭台銘從不迴避「轉型與變革」,並且勇於面對,即便困難無法一時克 服,他也不退縮,展現解決問題、突破困難的意志,這種意志鮮少在學院派專業經理人身上看到。他深知,業績與榮譽,是從創造性的變革經營而來,這種過程一定 伴隨著痛苦,而且有意志去面對它,因而郭台銘有句名言,「成長,你的名字就叫痛苦」。
最後是,在街頭嘗試顛覆的勇氣與能力。幾乎所有來自街頭的領 袖,都具有「破框」的戰鬥力。
因為在街頭成長過程中,看盡人生百態,他們看世界的角度沒有框架,沒有包袱,只要一有機會,在宛如叢林的商業競爭中,這種沒 有框架的實戰力,反而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成功打破既有遊戲規則,建立自己舞台。
接 下來,本刊也特別專訪八方雲集董事長林家鈺,黑手、股市敗家子也能打造台灣第一水餃王國的故事;禮客董事長翁素蕙如何從擺地攤中累積財富;
小吃攤商之子、 長年在夜市賣果汁機的李安東,如何成為企業老闆;
一位從小端菜的美麗女孩劉琍綺, 如何憑著奮鬥不懈成為科技公司董事長;
以及自小就在街上趴趴走的業務員 黃世杰,三十八歲就成為年薪千萬的快遞公司老闆。
這些來自平民、來自 來自街頭的成功故事,將激勵並啟發人心。
全文網址: 非凡新聞週刊 - 非凡媒體網 http://www.ustv.com.tw/UstvMedia/magdetail/index/mag-emag-bigmark_id-6267-page-5.html#ixzz271ANS2bP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