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前一定要戒除的事一:向「好想辭職」,說再見

35歲前一定要戒除的60件事

2012-10-09  天下文化







35歲前,你最重要的任務是磨練自己。
35歲後,你最該做的是利用過去的累積和體會,為自己找到新的定位。

你有這些習慣嗎?
 成天把「好想辭職」掛在嘴上……
 為顧全大局,只好勉強自己……
 一旦發現自己原地踏步,就焦躁不安……
 每天都在為過去的失敗反省……


不論是轉型、創業,還是堅守崗位,
在這個即將邁入人生全新階段的時刻,
將那些讓人生開倒車的態度和行為,統統丟棄吧~

 

向薪水本位,說再見。        

酬勞不是只看金額的高低。

面對高薪工作,沒有人會猶豫,也不會跑去問別人:「薪水這麼好的工作,要做嗎?」反倒是薪水越低越讓人煩惱。
        

換工作也一樣,薪水有可能變好,也有可能變差。

但薪水變好,不等於職能提升了。薪水變差,也不等於職能下降了。

薪水,只不過是年收入、月收入多少的問題。

就算年收入很高,如果學不到東西、交不到朋友,也只是徒然。
       

認為只有「錢」才稱得上「酬勞」的人,職業生涯會變得很寂寞。

因為他提升職能的想法是錯的。

不管是怎樣的公司、怎樣的學校,進去以後不僅要學習,還要努力交朋友,讓你的付出有金錢以外的收獲。



■沒有酬勞的工作,蘊藏著無限的機會

 向「好想辭職」,說再見。       

要讓社會持續運轉下去,勞動者不可或缺。

若所有人都只做自己喜歡的事,社會將變成一團亂,所以學校才會想要製造出像模範生般的勞動者。

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中,一旦被貼上「模範生」的標籤,一生無法擺脫這個包袱。
      

這樣的人,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只會成為幫助別人實現夢想的人。
我們可將人分成兩種:
? 實現自己夢想的人
? 實現別人夢想的人
        

正在做「不得不做的事」的人,只能幫別人實現夢想。

這絕不是一件壞事。這樣的人生態度並沒錯。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過生活。
       

譬如說,有一種人總是把「好想辭職」掛在嘴邊,卻總不見他辭職。

不停看著人力銀行網站,一邊抱怨:「怎麼都沒有好工作?不是薪水太少,就是職位太高。」
       

這樣的人也沒有錯。他選擇了嘴裡說「想辭」卻不辭的人生態度。

真正想辭職的人,因為怕在公司內部造成風波,所以會保持沉默。

等真的要走的時候,才突 然拿出辭呈,毫不遲疑的辭去工作。

會把「好想辭職啊」掛在嘴邊的人,說穿了還是現在的公司待得最舒服,所以 才一直辭不了。
       

常說「好想分手」的人也一樣,並不會真的分手。

真的想分手的話,為了怕自己心軟,會選擇不告而別。
       

有的女生老是跟爛男人在一起。

這並不是因為她的男人運不好,而是因為她認為那樣生活才是對的。

她只能靠「如果沒有我,他會活不下去」的感覺,來肯定自己的存在。
       

對於嘴上老是掛著「好想辭職」的人,只要隨便敷衍個幾句就可以了。
不斷換工作,看起來像是愈爬愈高。

但是,不斷跳槽遲早會出現開倒車的現象。

因為這樣無法建立起讓大樹成長茁壯的根基。



■做喜歡的事,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向「什麼都做」,說再見。      

五年內,十人裡有九人會被淘汰。

能夠存活下來的唯一,就是有「品牌識別度」的人。

品牌識別度,是很容易讓人誤解的一個字眼。
      

所謂的差別並不在於「我會做這種事」,而是「我不做這種事」。這就是經營哲學。      

什麼都做得到的是綜合百貨公司、萬能汽車及萬用家電。

那樣的公司,現在全都不見了。

就算是大企業,若維持綜合的模式,一定也無法生存。       

現在的大公司,分工愈來愈細。

通常大企業會先遇到懸崖,發現「這樣下去的話,這種業務體制、經營模式將會面臨絕境。」大企業的創業者都是從一張桌子和一支電話開始創業,把公司逐漸擴大。

所以,他們會發現「若這樣下去,這艘大船會沉沒」,而將大公司改造成小船。
      

但是,之後才來的集團企業,缺乏警覺意識。

只有走在前頭的人,才會發現第一道障礙。

隨後跟上的企業,不會因為後到所以有利。

他們不會發現懸崖,直接墜入萬丈深淵。
      

差異化的關鍵,最容易理解的一點就是「減少客戶」。

為此,必須建立起自身的品牌。

今後的時代,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人們不會有任何異樣的感覺。

說不定啤酒公司跟汽車公司,最後只剩一家倖存。

這樣的淘汰,每天不斷發生。為了追求品牌差異化,必須先明確決定「不做什麼」。
      

LV跟愛馬仕看起來像是什麼都有賣,但事實上,他們也有絕對不賣的東西。

迪士尼樂園也有很多「這樣做可以賺很多錢」的點子,但是他們不做。

這就是品牌。不管去哪裡,都看得到Hello Kitty。

但是三麗鷗的辻董事長,訂下很多「不做」的規則。

譬如說,如果賣起Hello Kitty跟米老鼠的戰爭遊戲,一定會賺錢。

但如果真的做了,品牌形象一定受損。
身為一個品牌,必須決定什麼事不要做、不該做。


■「我絕不做這種事!」差異讓你生存下去



本文節錄自天下文化出版《35歲前一定要戒除的60件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