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盛世,主要在康熙皇帝素養,

康熙庭訓格言強調「知敬、知勤、知慎、知止、知學」,不但讓他自己留名青史,也成人生典範。

敬是敬天、敬地、敬人、敬己。

皇帝地位崇高,權力至上,敬是約束自己。

人是天生地養,

康熙皇帝說:「我不是迷信,而是要虔誠感謝天地。」

敬人就是要仁愛,仁愛是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敬己則是節飲食,慎起居。敬己要從小事做起,不要時斷時續。


知勤是勤奮,不懶惰。

康熙帝八歲繼位,六十九歲病故,終生勤政勤學,以勞為福,以逸為禍。

他認為人的貧與富,不在命運,而在勤勉。


知慎是謹慎,康熙皇帝說:凡天下事,不可輕忽,雖至微至易,皆當慎重處之。

慎之又慎,才無遺憾。不但工作要謹慎,生活更要謹慎。


知止,人要知浮知沉,知合知分,既要知進知變,又要知足知止。

知浮可以不驕,知沉可以不餒。

知合可以不孤,知分可以不敗。

知進可以不衰。知足可以不辱

,知止可以不殆。


知學,是重視讀書學習。

康熙皇帝說:聖人一生,只在志學。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

凡夫俗子、賢人聖人區別就在是否讀書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