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一些行業的經濟效益受到了很大影響,

就必須加大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力度,切實降低經營的成本。

這既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員工理應擔當的一份責任。

  

每一位員工在做事情時,都要為企業精打細算,

應該衡量一下,做這件事情能有多少收益,要付出多少成本,是不是合算,

這種想法就是"成本意識"。

其實,精打細算也是一種工作能力。

無論工作大小,員工都應該算一算、比一比,逐步形成精打細算的習慣。

  

小張和小王一同被招進一家建築公司,合同上說明是一個月的試用期。   

他們的工作再簡單不過了,就是把落在地上的釘子撿起來。

就這樣,兩個人撿了五天,撿的釘子足足有幾十斤。

小張暗暗算了一筆賬,發現這樣做很不合算。

小張決定向老闆反映一下這個問題,但小林卻不主張他這麼做:

"你還是別找老闆的好,老闆不讓我們撿釘子了,那我們豈不是沒事做了。"

  小張考慮再三,最後還是決定向老闆說明情況:

"恕我直言!我們兩人一天撿的釘子最多也不超過10斤,這種釘子的價格是每斤3.5元,

算下來,我們一天給公司增加了35元的收益,可您卻付給我們一人一天25元的工錢。

這樣以來,公司還虧了15元,這實際上很不划算。

雖然擔心告訴了您,我們有可能被辭退,可是憑良心講,我還是要告訴你。"

  沒想到,老闆竟哈哈大笑起來,說:"好樣的,小夥子,你過關了!拾釘子這筆賬其實我也會算,我一直就等著你們過來告訴我。如果一個月後你們還不來找我,那你們將會被辭退。我正在物色一名監理員呢,像你這樣一心為公司謀利益的人才是再合適不過了。"

  一個月後,小張被任命為工地監理員,而小林只好另尋工作了。

  有的人認為自己的單位實力雄厚,贏利能力很強,認為"家大業大,浪費點沒啥。"有的人還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些人缺少的不僅僅是節約成本的意識,更缺少對工作的責任心,這無形中將增加企業的開支,提高企業的運營成本。

  每個人在各自的崗位上要處處用心,堅持從我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升油做起,為單位精打細算,把節約落實到自己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這些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能夠長期堅持,那麼,節省費用的數目將會非常可觀的。

  我們可以算這樣一筆賬:中午休息一小時,如果不關閉電腦主機和顯示器,一台電腦耗電費用為金額0.16元。一家企業共有80台電腦,每天中午將浪費12.8元,一個月將浪費384元,全年將浪費4608元。如果每天按3小時計算,那麼全年浪費的電費就是13824元。

  

無論公司的規模大小,都不能鋪張浪費,平時要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節儉不只是管理者的事,它還需要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

這應該成為每一個員工的一種工作態度,一種行為規範。

  

1.節約一滴水。

用完水後,要隨手關好水龍頭,杜絕"長流水"等現象的發生。

  

2.節約一度電。

要養成隨手關燈,人走燈滅的習慣。

充分利用自然光源,減少照明設備能耗,把白熾燈換成節能燈。

在樓道內安裝感應燈,既免去了開關之勞,更節約了用電。   

嚴格控制空調溫度,將室溫從26℃提高到28℃。開空調時關閉門窗,離開時隨手關閉電源。

電器設備長時間不使用時,要關閉電源以減少待機能耗。

電腦短時間不用設為休眠狀態,或在待機時關顯示器。

  

3.節約每一張紙。

要減少紙張的消耗,應充分運用網路傳遞的先進手段,實行無紙化辦公。

提倡雙面用紙,控制複印數量。把用過的廢紙收集後,做廢品回收處理。

  

4.節約差旅費用。

員工出差辦事,儘量節省開支,選擇經濟、實惠的交通工具。

外出公務活動只要是非緊急的,盡可能乘坐公車。   

企業運營中每天都在發生日常開支,往往由於這部分費用的金額較小,而不被員工所重視。

但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開支每天都在減少企業的利潤。

每一位員工都應該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降低成本,創造出更大的效益。

  

小楊是酒店前廳的一位服務員,他的工作雖然對酒店的成本、效益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但他還是根據自己的工作崗位,想出了幾條節約的小方法。   

酒店整個大廳公共區域的燈飾和空調的開關都是由前廳控制的。

小楊首先就在這上面做"文章"。

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他會根據天氣、季節、客流量等諸多方面的因素,靈活地控制開關。

  

例如:夏天天黑的比較晚,他就會晚一點開燈,並不一味地按照規定幾點開就幾點開;天氣比較悶熱時,他就會適當的關掉空調,多開門窗通風。

在小楊的用心堅持下,這些小措施為酒店節約不少費用,為此,他不僅受到了公司的通報嘉獎,工資還上浮了一級。

  

企業與員工事實上結成了利益上的共同體,

只有企業獲利,員工的收益才有保障。

即使你能力再強,可絲毫不把自己公司的利益放在心上,

慷企業之慨,盡做一些損公肥私的事情,也很難被領導放心地委以重任。

  當你把公司的利益時刻放在心上,

你就會自覺關心企業的成長、發展,考慮怎樣為企業開源節流。

你將懂得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f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